本文深入探讨了孕期碘补充剂的使用时机与效果。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细致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优化碘补充策略的必要性,不仅量化了孕妇群体中碘缺乏的普遍性,还对现行补充策略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未来的孕期营养指导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本文深入探讨了孕期碘补充剂的使用时机与效果。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细致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优化碘补充策略的必要性,不仅量化了孕妇群体中碘缺乏的普遍性,还对现行补充策略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未来的孕期营养指导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碘是人体生理代谢的关键微量元素,尤其在孕妇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大脑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孕期碘营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关键的问题上,包括碘补充剂的最佳使用时机、剂量选择,以及其对孕妇和胎儿长期健康影响的评估等方面的探索仍然有限。上述问题的解答对于制定科学的孕期碘营养策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以及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月,《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Iodine Supplementation and Prevalence of Iodine Deficiency In Pregnant Women》的研究,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深度的数据分析,系统评估了孕妇碘营养状况的现状以及碘补充剂使用的实际效果。不仅揭示了孕妇碘缺乏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也为我们理解和改善孕期碘营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在孕前或孕早期开始的碘补充对碘缺乏症患病率和孕妇甲状腺状态的影响。研究招募了在孕前或孕早期的妇女,并跟踪她们的甲状腺功能和碘状态。研究样本分为两组:一组是没有接受碘补充的妇女,另一组是接受了碘补充的妇女。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碘补充的妇女的中位尿碘浓度(UIC)显著高于未补充组(补充组UIC = 100 µg/L; 未补充组UIC = 63 µg/L;P= 0.002),但仍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水平。
研究结果
碘补充剂的摄入与尿碘浓度
研究发现,碘补充剂的摄入与尿碘浓度(UIC)之间具有显著的关联。在补充组中,孕妇的中位UIC为100 µg/L,而未补充组的中位UIC为63 µg/L,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 0.002)。然而,即便在补充组中,UIC的中位数也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150-249 µg/L的适宜范围,表明即使有补充剂的摄入,孕妇的碘营养状态仍不理想。
碘状态的分类与分析
研究人员按碘状态将受试孕妇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仅有15%的孕妇UIC超过150 µg/L,达到适宜的碘状态;而有17%的孕妇UIC低于50 µg/L,表明这部分人群存在中度至重度的碘缺乏。此外,补充组中有13%的孕妇UIC在250-499 µg/L之间,而2%的孕妇UIC超过了500 µg/L,提示有部分孕妇可能存在碘摄入过量的风险。
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
在甲状腺功能指标方面,研究指出未补充碘的孕妇在孕早期总甲状腺素(TT4)水平较低,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较高。这一发现可能表明,在碘缺乏的情况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受到影响,机体可能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适应碘的不足。
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的差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在孕前开始补充碘的妇女中显著低于未补充和孕期开始补充碘的妇女。Tg作为甲状腺功能的一个标志物,其水平的降低可能暗示了碘补充对甲状腺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碘补充策略的评估
研究结果还对现行的碘补充策略进行了评估。数据显示,尽管葡萄牙卫生当局在2013年推荐了孕前、孕期及哺乳期的碘补充,但实际的碘营养状态改善并不明显。这提示我们,现行的补充策略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总结
本研究对当前孕前和孕早期碘补充的策略和疗效进行了深入观察,并对孕妇碘营养状态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者强调了孕前碘补充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的碘补充建议可能不足以满足孕妇对碘增加的需求。这项研究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信息,提示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如推广碘化盐政策,以确保孕妇能够获得充足的碘摄入。此外,研究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比如探索不同类型的碘补充剂、剂量以及补充策略对孕妇和胎儿健康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Lopes-Pereira M, Roque S, Machado SI, et al. Iodineminho Study: Iodine Supplementation and Prevalence of Iodine Deficiency in Pregnant Women[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4: dgae041. doi: 10.1210/clinem/dgae041.
编辑:连翘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连翘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